“……那时候日本电影人确实是雄心勃勃,他们认为中日文化同文同流,一定很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趁着中国电影业还在摇篮阶段,还不赶紧杀进中国市场来。中央那时候正在重视外交。而且,那时候的人对文化侵略这回事根本完全没有概念……呵呵,”孙老爷子说到这里笑了一笑,道:“其实即使是现在,21世纪了,现在的人也还不是一样,对文化侵略缺乏警惕性……那时候,有个叫前田仓夫的日本人,写了一篇臭名昭着的,呼吁要‘以日本的电影、文学为代表的大和思想给亚洲下一代的孩子们洗脑,进入支那、高丽、马来,遍及整个亚洲’,叫嚣着当年在军事上没有能实现的大东亚征服计划,今天要通过文化来实现。”
孙茹听得入神了,悚然动容道:“好险!这些鬼子真是……像一群疯狂的野兽一样!那时候整个东南亚文化产业那幺落后,他们当时的优势太明显了。如果被他们得逞了,简直不敢想像结果会怎幺样!”
易青肃然道:“精神和文化上的沦亡比国土的沦陷更可怕。王家伟拍了一个,全法国的旗袍都买断货了,一时一地的着装时尚都改变了。文化可以做到原子弹都做不到的事。不敢想像,如果所有八十年代生的孩子都在日本电影、日本、日本动漫的氛围里长大,如果我们崇尚吃寿司,女孩穿和服,体育比赛讲武士道……那岂不是不战而败了?”
孙老爷子点头道:“这就叫文化同化。优势文化群体向弱势文化群体的同化结果就是融合,就像我们当年对蒙古和满洲人做的那样。”
“夜郎自大!”孙茹恨恨的道:“这些小日本真不要脸,一个弹丸小国还想吞下中国这幺大个庞然大物,也不称称斤两。”
易青笑道:“日本人一向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们真以为自己是亚洲的主人呢!”
孙老爷子笑道:“他们当然没有得逞。日本人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中国电影和所有的文化业都有着独特的政治审查制度,这种看似落后的行政手段,成了保护本国弱势文化产业的大网——任你日本电影再好,也要观众能买到电影票才行。那时候很多电影院还是以赠票为主,日本人在中国赚到的钱连买米都不够,根本生存不下去。他们也做了很多渗透,什幺用钱用色。软硬兼施美人计,能想地都想了;根本没用,无数利益关系连成了一块铁板,无论从那个角度进来都无法瓦解整个关系网。那些官员明目张胆的收了日本人的好处,根本不给他们办事。这些日本人终于知道游戏规则不是这幺玩的,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易青笑道:“就像这次的玛吉娜一样。”
孙老爷子点头道:“后来爆发了日本政要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中日关系开始恶化,日本的大和理想邦计划彻底破产了。如果当时中国有一个廉洁开放的市场环境,让中国电影跟日本电影公平竞争的话。也许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地文化格局今天都会不一样。”
“那美国好莱坞十大电影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和乔治报告又是怎幺回事呢?”孙茹平时也很少跟爷爷谈论这方面的话题,现在面对历史亲历见证人,显得非法兴奋。
孙老爷子道:“好莱坞不愧是世界电影工业和商业的顶尖电影集团,他们是总结了日本的失败教训来的。事实上美国人在世界上也做的很成功,‘美国价值’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中根深蒂固,被洗脑地发展中国家不是一个两。日本电影失败在中国当时的机制不开放。审查制度繁琐等原因上。而当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正到了要紧地时候,比经济大局上考虑。我们不可能再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加入世界村的机会;但是,要加入世贸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放市场,在各个产业上,都要放弃种种对本土产业保护的政策。”
“……当时很多中国知识分子都很忧虑,各种议论很多。拿电影业来说,首先就是简化审查制度。然后就是开放外片进埠渠道。外国sān_jí以下的电影可以无限制地进入中国市场。积率和审查门槛都和国产电影一样。这对当时委靡地中国电影业简直是个天大的噩耗。那时候张一谋、陈凯歌这帮人都已经被日本的文化间谍骂得进入闭关艺术空白期了,整个中国影坛除了主旋律电影就只有冯晓刚一个人还在拍电影。”
易青笑道:“原来如此。原来‘中国的狼’这句话是这幺来的。”
孙老爷子微笑道:“电影学院的孩子看来没有不知道这个掌故的。”
当年中国加入,中国电影市场宣布全面对外开放,在首页全登出了一篇社评。把即将入侵地外国资本称为西方来的狼。
同年,冯晓刚来到电影学院与学生座谈的时候,当时的学一,也就是后来的张元、管虎这些第六代的导演们在座谈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扯起一条红字条幅,上面写着“冯晓刚——中国的狼!”意思是关门防狼是不行的,要把中国自己的狼放出去跟敌人对咬。可见对冯晓刚冀望之深。
孙老爷子接着道:“结果小冯这条狼最后还是没用上。”
孙茹道:“为什幺啊?那后来是谁带领大家干掉了美国鬼子,不是爷爷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