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耽美 > 言情总裁 > 绝配娇妻小秋 > (第二部)(33-40)
我要不过来接你,你都找不到我家在哪里?等下你在汉中都找

不到路回去。」

「呵呵,跟小秋说得一样,你果然挺逗得…」。

被陌生人夸,本来就挺尴尬的,何况还是一个美女,而且还是一个神秘的女

神,我又不知道她是否结婚了,甚至也不知道她名字,所以我只好礼貌性笑了笑。

而,对于陌生人,我喜欢保留一开始的那份美好感觉,不喜欢东追西问破坏

了美好的印象。所以,随后,我没有再罗里啰嗦问什么,只是简单客套地给这位

远道而来的客人买了一杯果汁。

而回到家里后,那位女网友刚下车,小秋又奇葩地来了句:「霜姐姐,你过

来啦…」。

这让我很郁闷,难道这位神秘的女网友姓霜?还是,又是网名啊?

第四十章、看破红尘,享受红尘

古人说:看破红尘,了无牵挂。

韩寒不同意古人的说法,鄙视地说什么:所谓看破红尘,只不过是把美好的

红尘,看成破烂而已。

其实,滚滚红尘,看破不看破,都无妨。我奇怪的是,为啥看破红尘后,就

非得立马远离红尘呢?

要我说,看破红尘后,享受红尘,这样才算真的看破吧?就像你看破了彩票

的中奖规律,你看破后,肯定会去买,肯定享受其中,岂有看破后,不买掉头就

走的道理?

人们,匆匆忙忙来到这个人世间,却要被那些条条框框,弄得束手束脚,被

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弄得郁郁寡欢。那简直就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站=-

u.

//u.-

=站=-

su.i

//u.i-

=站=-

sdu.i

//u.i-

=站=——

==——

=站=——

=.=-

发送邮件u⊙.o

外国人说,幽默的源泉来自悲剧。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

亡。而我其实也一样,不是在世俗中沉沦,就是在世俗中升华。

不过,一开始,我只是一直在选择逃避。譬如,请假出来接小秋的网友,并

不是我多么好客,其实不过是自己想出来透透气而已。好比读书时读得厌倦了,

也会忍不住溜出去逃课。

人生从呱呱坠地开始,很多人都是按着预定的轨道运行,按照固定的模生

活:认真读书—努力工作—恋爱结婚—传宗接代。

这样一成不变麻木的生活,有时候肯定会让人疲倦,让人痛苦。所以偶尔逃

课跳出人生的轨道,并没有啥不好。不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不会那么

深入人心了。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条件,可以随时随地放下手头的工作,放下家庭,

然后「远走高飞」,放飞自我,酣游世界。不过,也有些快乐,并不需要很大的

资本。譬如,古人常说的有朋自远方来!

遗憾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时候连拥有朋友都成了一种奢侈。英国

社会学家,调查得出结论:人在25岁以后,朋友会极速减少。

朋友成了奢侈品,网友不知何时,也变成了贬义词,如果不是小秋喜欢网上

偶尔聊聊天,我几乎都忘了网上还有交友这功能了。

所以相对我的「挑三拣四」,小宝则单纯了很多,一看她妈妈喊「霜姐姐」,

这小屁孩,也跟着小秋甜甜地叫着「阿姨好」。

现在想来,之所以年轻时朋友多,那是因为条条框框少,譬如小孩子,看到

比自己大的叫哥哥姐姐,跟父母一样大的,叫叔叔阿姨,再大一点叫爷爷奶奶。

此时叫做「四海之内皆亲戚」。

后来我们长大读书了,变得「矜持」了,嘴巴不再那么甜了,只跟「看得顺

眼」的交朋友,此时「四海之内皆亲戚」,则变成了「海内也许存知己」了。

而再长大一点,变成了「所谓的成熟」后,却变成了凄惨的「四海之内没朋

友」了。

所以,此后三个女人成了一台戏,小秋热情地招待「霜姐姐」,小宝则是

「人来疯」,家里来了「亲戚」,调皮地在那跟在小秋的后面嘻嘻哈哈的。

而那所谓「成熟」的我,一度在旁边搭不上话,就在我尴尬不知如何是好时,

霜姐姐在那客套地说道:「哎呀,对了,小秋妹妹,你们这附近有没有超市,我

买点东西…」。

「买什么啊?我家就是开小超市的啊,你缺什么,我拿给你就是了…」。

小秋心直口快脱口就出,而我则是有点疑惑,刚过来,屁股都没坐热,这么

急着出去买东西?不过,还没等我疑惑完,霜姐就在那惊讶地问道:「哎呀,不

是吧,你还开了个超市啊?」

这时小秋有点不好意思了,在那尴尬地说道:「就是一个小超市,以前我公

公在家没事,赚点钱的,很小的一个超市的,你想买什么?去店里看看有没有呗

…」。

霜姐若有所悟「哦」了一声,然后也有点难为情地说道:「其实,路上的时

候,我想买点东西带过来的,可是你家那位,中途也没停车,我也不知道你们俩

个有个这么可爱的女儿,所以有点不好意思,想买点水果跟牛奶,给你家宝贝喝

一喝的…」。

「哎呀,霜姐,你客气啥啊?大老远过


状态提示:(第二部)(33-40)--第2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